相关内容
山西朔州:投资300万元建泰国展示中心,推动陶瓷产品出口
今年以来,朔州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响应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成功实施了山西·应县国际区域展示中心(泰国)项目。为加快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陶瓷产品跨境销售、推动经济外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坚持高起点谋划
朔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是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全市现有全链条陶瓷制造企业108户,各类陶瓷生产线141条,形成了年产日用瓷38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卫浴瓷2万台、工业瓷2万吨的生产能力,“十四五”末,全市日用陶瓷产能将达到40亿件,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为了提升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引导陶瓷企业引进智能化设备,推动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还大力支持跨境电商与陶瓷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山西国际区域展示中心(泰国)项目的实施,旨在建立一个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
2 坚持高标准建设
瞄准东南亚陶瓷市场的巨大潜力,投资300万元在泰国首都曼谷建设了山西·应县国际区域展示展销中心。该项目不仅拥有500平方米的展示展销中心,还配备了10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和2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此外,项目还建立了海外仓储批发分拨中心、国际数字营销中心、跨境电商产品直供中心等机构,形成了一个全链条闭环式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条件。
3 坚持高效率推进
运用“四全工作法”(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确保项目能够高质高效建成并尽快投入使用。
目前,已有11家陶瓷企业签约入驻并办理进出口权资质,310个种类、1.2万件产品已运往天津港准备报关出口,预计6月23日起航运往泰国进行布展。预计7月底,该项目将正式投入运营。
4 对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对朔州市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搭建了一个国际展示平台,通过线下展示将展品转化为商品,为朔州市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永不落幕的展会”形象,有助于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国际品牌。
其次,该项目促进了自营品牌的出口,推动了陶瓷企业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的协同联动,减少了中间环节,直达消费者,推动了朔州陶瓷产业的国际化、品牌化和自营化发展。
最后,该项目还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仅为陶瓷产业开拓了境外市场,也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旅商贸等其他产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为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