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岁末的寒风,并未吹散南国陶都佛山的热情,反而让华夏明珠大酒店成为了一片炽热的海洋。12月26日下午,“第十四届陶瓷人大会暨 2024 陶瓷品牌大会” 在这里盛大举办,瞬间点燃了陶瓷行业的激情之火。
这不仅是一场集思想碰撞、数据解读、机遇探寻、挑战应对于一体的行业盛宴,更是一次凝聚行业力量、催化创新变革、共绘发展蓝图的高光盛会。全国各陶瓷产区的行业精英纷至沓来,带着对陶瓷行业的热爱与执着,在这个舞台上交融智慧灵感,共同探寻陶瓷行业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方向。
1
远见启思
马光远,这位在经济领域声名远扬的“智囊”,以“中国经济新周期与产业新机遇——2025年中国经济大突围”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是最差的,当前的周期放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是最好的周期之一。2025年我们要“放下幻想,拥抱周期”,这是属于勇敢者的周期,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能穿越周期。
他认为,房地产已进入全新周期,上下游产业要适应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宜居、绿色、低碳、智能的好房子占比太低,瓷砖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陶瓷行业,马光远给出了六点建议:1、必须意识到中国经济大周期转变;2、必须告别低级内卷,走创新驱动的道路;3、必须抓住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风口;4、必须适应中国房地产新周期;5、必须抓住中国消费大时代;6、必须讲好中国陶瓷行业好故事。
2
卓识启智
陶瓷行业创新征程上的“引路人”,简一集团董事长李志林,以“回归常态 回归常理”为主题,呼吁业界顺应变化,依据常理经营,用有限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针对“陶瓷行业还能不能干”的疑问,李志林坚定认为,陶瓷行业虽已不再是朝阳行业,但也绝非夕阳产业。住房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市场仍然巨大,未来瓷砖市场总需求还有约35亿㎡,机会仍然很多!当前几乎所有行业都正在经历“内卷式”竞争,与其改行,不如深耕自身领域,实现“人有我优”,根据社会发展步伐优化格局,放大自身价值。
他认为,在逆全球化浪潮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也正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今天的挑战就是明天的希望,未来世界陶瓷必看中国!
3
数据启示
《陶瓷信息》借本次大会发布了“2024陶业长征——陶瓷砖(瓦)产能大数据”,报告涵盖全国938家陶瓷厂最新产能数据、主打品牌、燃料结构等20余项指标。
报告显示,截止2024年末,全国共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938家、生产线2193条。过去的2023、2024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02家,减幅9.81%,生产线减少292条,减幅11.75%;瓷砖年产能由125.6亿平方米,减少至122.1亿平方米,减幅2.77%。
在产品结构变化方面。过去两年间,主要品类中,全国抛釉砖生产线增加5条,增幅0.74%;仿古砖生产线减少24条,减幅8.05%;大/岩/薄板生产线减少53条,减幅24.42%;中板生产线减少16条,减幅9.09%;外墙砖生产线减少35条,减幅18.04%;地铺石生产线增加31条,增幅25.41%……
4
致敬榜样
中国作为陶瓷生产大国,虽然拥有庞大的品牌矩阵,但在终端市场上被广泛熟知的优秀品牌却为数不多。为了表彰优秀品牌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品牌建设,《陶瓷信息》在“2024陶瓷品牌大会”上集中表彰了一批在2024年度表现卓越的优秀陶瓷产区、优秀陶瓷企业、优秀陶瓷品牌、优秀创新型装备技术和原辅材料企业。弘扬品牌、表彰创新、致敬匠心!
5
展会赋能
陶瓷人大会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主办,“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则是该活动持续多年的协办方。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陶瓷装备材料行业盛会,“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已有近40年的举办历史,为陶瓷行业上下游企业搭建了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的平台,云集世界各国优秀企业和行业精英,汇聚全球陶瓷人的创新力量和非凡智慧,为推动各国陶瓷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39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将于2025年6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区盛大举办。预计将吸引来自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优秀企业参展,在总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的8个展厅内,集中展示陶瓷生产/加工设备、原辅料、装饰材料、耐火材料、耐磨材料、零配件、工具、设计方案等全系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预计将接待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0万人次业内观众和专业买家到场参观采购、交流合作。
岁末之际,这场陶瓷人大会如灯塔照亮前路。从大咖的深刻洞见到数据的精准剖析,从榜样的力量到展会的广阔平台,无不预示着陶瓷行业在新的一年将在挑战中寻新机,于变革中谋发展。2025 年6月18-21日,让我们带着这些智慧与力量,齐聚第39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共绘陶瓷行业新画卷!